湖水污染成因
湖,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绿洲。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,人口的增长,尤其是重经济轻环保的短视观念和行为,使得原本应圣洁无瑕湖泊成为污染物的聚集地,令人担忧,叫人惨不忍睹。人类自食其果!湖泊、河流何时能够回归成人们的游泳之地?治理水环境污染刻不容缓。
(一)自然湖泊污染成因:
1.工业点源污染:企业、尤其是小企业的发展,带来了污染迅速蔓延。工业建设和发展大量需要用水,许多工厂为了用水与排放方便便建设在河湖周边,工厂包括化工、纺织印染、黑色冶金等。工厂分布分散,经营方式多变,加工形式粗放,其排出的污水多未经过处理,排入自然湖体后造成的污染极度严重,湖水变黑变红。
2.农业面源污染:很多湖泊周边的农业用地大量被侵占,农村的人地矛盾大大加剧。随着耕地的流失,为了保证粮食的产量,农民不得已使用大量的农药与化肥来增产,污染了土壤与水源。肥料中的营养物质入湖后更是大大加重了太湖的富营养化,使藻类大量繁殖,水体发绿发臭。
3.城市化带来的水体污染:生活污水是湖泊主要的污染源。随着经济的发展,生活改善显著,生活中的生活垃圾、粪便以及相关第三产业用水排放的污水也成为了污染的一部分。大量使用的洗涤剂中磷含量很高,这也是国内很多湖泊藻类爆发的一大促成因素。
(二)人工湖水污染:
人工湖水常见的问题有:1水质不清、影响景观;2藻类丛生、生态不稳;3鱼病侵袭、养成率低;4换水频繁、保养不易。新的人工湖水易出现“半年清,一年臭,三年封”的局面。人工湖水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太阳光直接照射到池底,加上部分富营养化的生活污水的渗透,极易促进藻类的生长与繁殖。如果藻类的生长不能尽快处理,就会出现藻类疯长的现象,水体变绿,水的底层变成黑色,甚至透明度降为零。同时藻类在生长中还与观赏鱼争抢水中的氧气,使观赏鱼因为缺乏氧气而死亡。另外水体藻类的繁殖会引起水体中溶解氧的消耗,导致水体缺氧并滋生厌氧微生物造成水体发黑发臭。
一般来说,人工湖水中藻类出现大量繁殖生长,水质发生恶化,则在这种情况下仅靠水体原有的生态系统是难以完成自净的。而且由于很多人工湖水在设计上忽视了水的富营养化问题,没有考虑对景观水进行必要的处理,致使人工湖水水体逐渐变差。
通过科学研究发现,菌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在于水体中的P和N等营养成份。虽然大多数人工湖水水体的来源主要是补充自来水、地下水和雨水,但水中仍含有数量不等的P和N等营养元素。另外,池水在空气中的自然蒸发,水中的N、P不断浓缩,加上水体不流动,几乎是一潭“死水”,致使藻类以及其它水生物过量繁殖,水体透明度下降,溶氧降低造成水质恶化。
推荐案例
Classic Case